作者:吕鑫燚 编辑:狄鑫彤 出品:具身研习社
当碧桃爬上枝桠,玉兰吞吐芬芳,北京迎百花齐放之际,2025年中关村论坛于3月27日在北京海淀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五天的论坛以"新质生产力重构全球创新范式"为主题,书写前沿科技的成果展示,构建起技术产业化实践图景。
作为国际化科技创新和交流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担当的不仅是科技创新对话核心枢纽的角色,还是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的“试验田”。
今年中关村论坛中,吸引最多闪光灯的莫过于“组团出道”,穿梭在现场各环节的人形机器人们。灵宝CASBOT、加速进化、天工、宇树、松延动力等15家人形机器人厂商等近百台人形机器人开启打工模式,化身“智愿者”全程为本次年会服务。
从迎宾接待到现场互动,从做咖啡到论坛主持,人形机器人通过多角色身份,展示了全身运动控制能力,以及语音交互实时互动能力。可喜的是,论坛中人形机器人集群不仅数量多、工作稳,还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应用场景,探索出未来落地后生产生活新范式。
在论坛现场,人形机器人每条运动轨迹,都在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突破"实验室-产业线"的技术鸿沟,驶入规模化落地深水区。
正如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在开幕式上分享道,“人形机器人将迈入生产力时代”。
近百台机器人上演“智械时代”新图景
主论坛入口处,接待机器人妮娅以灵动的姿态,向观众亲切问候。基于语言交互和行为交互的能力,妮娅能用多国语言解答参会者的疑问,还能通过挥手、再见、握手等动作和参会者进行动态互动。
妮娅是清飞科技旗下仿生交互型机器人,主要承担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接待任务。妮娅背后的技术实现,是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设计,再通过精密训练赋予了机器人观察用户行为、分析需求、学习新任务、响应指令并作出智能决策的能力。
同样担当起接待任务的还有灵宝CASBOT旗下首款双足人形机器人产品“CASBOT 01”,其佩戴着工作证,时不时和观众招手问好。除了迎宾外,据具身研习社了解,“CASBOT 01”还将担任起主持人的角色,在论坛上和参会嘉宾亲密互动,勾勒出人机共生的应用图卷。
图片来源:灵宝CASBOT
CASBOT 01身高179厘米,体重60千克,全身具备52个自由度,续航时间超过4小时,拥有550TOPS的计算能力。得益于灵宝CASBOT从大脑到小脑再到本体和末端执行器全栈自研的技术策略,CASBOT 01实现了高性能全身一体化控制和长时序灵巧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灵宝CASBOT旗下另一款实现直膝行走的CASBOT SE在新闻中心呈现了“激情舞蹈”,侧面凸显出其运动控制能力。
“大秀舞技”的还有加速进化的机器人群体,这一次,加速进化走出了足球场,从“体育生”化身“偶像练习生”,在开幕式上,8台机器人联袂完成高难度拟人队列行走、10°大斜坡爬坡、舞蹈、俯卧撑、起身编队表演。
图片来源:加速进化
加速进化机器人的表演不仅在开幕式,在常设展馆中,也持续进行机器人足球表演和特技展示.足球表演算得上是加速进化的“看家本领”,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RoboCup德国公开赛中,其以9:0的绝对优势战胜东道主德国队强势夺冠。
加速进化T1机器人,身高1.2m,体重30kg,全身具有23个自由度,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完成全球数百台交付,除了主打轻巧灵活、皮实耐摔外,其还配备了200TOPS的AI算力,支持开发者部署不同的模型和算法,能应用于科研高校等场景中。
除了迎宾和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外,银河通用的机器人Galbot还在现场担任了“售货员”。沿着此前聚焦的零售场景脉络,只不过从售药变成售饮料,在饮料区域为观众取货,将咖啡机器人制作好的咖啡,熟练地端给顾客。
Galbot以轮式为下半身构型,上半身双臂和身体可折叠,360°全向移动轮式底盘配备折叠本体,能让身高1.73米的Galbot,最高可以触碰2.4米的物品,也可以捡拾地面上的物品。比人类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了“天工2.0”机器人及动“天工Lite”。这是天工2.0首次对外亮相。前不久创新中心发布了“天工2.0”技能展示视频,视频中其行走能力已经实现了直膝行走的拟人步态,能自如应对台阶、斜坡、楼梯、坑洼路面等复杂地形。
此外,论坛上还有会写书法、掌握茶艺等多技能傍身的人形机器人。多个人形机器人协作下,2025中关村论坛化身全球智能机器人技术演武场,上演了一场技术突破和场景穿透实践的全景式演绎。
当人形机器人在镁光灯下完成最后一次交互时,一个由全栈自研技术定义的新质生产力时代已拉开帷幕。
以论坛为窗口,深探现在窥见未来
从技术展示场到结构产业跃迁密码,在中关村论坛中,我们得以窥见人形机器人当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产业图卷。
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在开幕式演讲中表示,为了破解成本高、数据难获得等问题,让人形机器人真正成为好帮手,银河通用选择了中国自己的技术路线,即通过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合成数据来训练人形机器人。通过物理仿真合成大规模高质量数据,其合成数据能达到10亿级别。银河通用在此基础上训练了27亿参数的预训练大模型。
“数据难”向来是人形机器人走向实际应用的核心桎梏,真机数据采集时间周期长、资金成本高成为初创企业发展的核心难题;互联网数据不精准难以带来实际效果,制约着人形机器人应用操作能力。
因此,突破数据瓶颈变成为人形机器人技术侧的核心课题之一。银河通用选择合成数据降低训练成本,一周内就能生成庞大规模的操作数据集,且包含视频、语言、动作等三个模态。此外,银河通用还发布了首个完全基于合成数据训练的具身大模型GraspVLA。
在此前视频演示中,该模型已经展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机器人可以做到无惧光照、背景、平面位置等因素的变。甚至是高度变化和动态干扰等复杂情况下,机器人都能稳稳执行任务。此外,该模型训练下,机器人还能做到举一反三,以商超场景为例,仅需采集少量工作数据,比如学会按顺序拿矿泉水,就能自动迁移学会按顺序拿其他品牌的,瓶身、瓶盖不同的饮品。
除了突破技术掣肘外,人形机器人也开始加速向产业场景驶入。
据灵宝CASBOT联合创始人兼COO张淼表示,在闭幕式的重大场景发布中,灵宝CASBOT将展示品牌以点亮实际应用场景为使命,努力推动具身智能从舞台走向现实应用的成果。
据了解,灵宝CASBOT已经在工业制造、井下能源和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众多合作伙伴,并开启CASBOT 01交付工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多个落地场景应用,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力量。
中关村论坛的聚光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技术攻坚到场景落地的双重跃迁。中国智造正以硬核技术撕开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铁幕”——这里书写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现在,更是定义智能生产关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