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球智能康复与机器人技术峰会(GReAT 2025)在上海张江机器人谷正式召开。本次大会以“携手共进,定义康复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康复与机器人行业的近百名顶尖专家、学者与合作伙伴,聚焦具身智能在康复场景中的跨界融合与应用,探索智能康复的未来路径。
会上,傅利叶牵头发起了“具身智能康复技术发展倡议”,创始人兼CEO顾捷向各界科学顾问颁发了证书。其表示:“以通用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将重构各行各业,傅利叶清晰地看到了面向康复场景的具身智能所带来的时代性机遇。”
顾捷进一步强调,面向康复场景的具身智能将成为傅利叶未来长期战略的主线。这不仅延续了傅利叶在康复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是对“服务于人,赋能于人”使命的践行。
与此同时,傅利叶宣布,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康复中心合作,量身打造了国内首个“人形+康复”的概念应用场景。
据悉,傅利叶是机器人领域的“老牌玩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并构建了覆盖全周期、全系列和全功能的智能康复产品矩阵。目前傅利叶康复机器人已为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医疗康养机构提供了智能康复机器人服务及一站式解决方案。
以行业引导者的身份出席本次会议,也意味着傅利叶将继续聚焦医疗康复场景,通过跨学科合作,加速推进具身智能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拓展进程。
在诸位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和学者们的讨论中,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
针对在人类主导的应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能否在功能上超越人类?
Robert Riener教授表示,人形机器人已具备优于人类的性能,其速度、耐久性和功率密度等驱动能力也媲美人类表现。然而在能效、续航和运动灵活性等方面,机器人仍落后于人类。“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我们能预见到其中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康复和照护领域实现应用。”
在圆桌讨论环节,四位演讲嘉宾、励建安教授以及顾捷,从临床接受度、技术重塑、人机协同、应用潜力与落地挑战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
专家们普遍认同人形机器人与治疗师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其多模态感知、持续反馈与智能交互能力将为康复服务带来颠覆式变革,尤其在提升服务效率、延展临床边界、解决资源不均等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
纵观康复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从假肢和外骨骼助力残疾人重新站立行走,再到人形机器人落地康复场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治疗,“人机共舞”一步步成为现实。从研究走向临床,行业正以“人形+康复”的融合共同打造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