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敏 出品:高工人形机器人
今日,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集团领投,金鼎资本跟投,同时老股东源码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民银国际及彼岸时代等继续加注,义柏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产品迭代升级及规模化量产,标志着加速进化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又一家“清华系”初创企业,加速进化的创始人程昊背景闪耀,他本硕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师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教授。
程昊09年在奥地利参加Robocup比赛
在校期间,他担任中国最顶尖的机器人“足球队”清华大学火神队队长,也曾带队参加过被誉为机器人“世界杯”的RoboCup。
尽管是中国最顶尖的机器人科班出身,程昊毕业后却没有直接进入机器人行业,而是转投互联网。在亚马逊做了几年AI研发工作后,回国创立了朝夕日历,这款产品随后被字节跳动收购,程昊也一同加入字节,担任飞书产品副总裁。
直到2023年6月,程昊决定重返机器人行业,理由是“再不入局,就没机会了”。
到今天,加速进化已经完成第四轮融资,这距离他们成立还不到两年。
作为本轮融资的领投方,深创投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突出体现了其对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视。深创投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意识到其在工业、服务和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除了加速企业的进化,深创投还先后投资了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源升智能及理工华汇等多家企业,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这一全产业链的投资策略不仅降低了单一企业的风险,还增强了整体投资的抗风险能力。
热潮涌动,赛事引领行业新方向
资本看好加速进化的原因之一,大概与近期人形机器人赛事的涌现关系匪浅。
今年5月,《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之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唯一参赛机型亮相赛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通过这种激烈的比赛形式,参赛机器人展现了其运动能力和智能决策,进一步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
展望未来,2025年8月,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此次盛会将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等19项主体赛事,展示机器人技术的多样性与实用性。参与的机器人将进行各种形式的竞技,包括人形机器人足球赛、舞蹈表演、障碍物挑战、以及机器人篮球赛等,充分展现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此外,2025年12月,深圳龙岗机器人剧场还将举办“机甲拳王”自由格斗赛,参赛机器人将在模拟人类运动模式下完成高强度对抗,展示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竞技水平。同时,还有人形机器人舞蹈大赛、机器人马拉松等赛事,进一步丰富了赛事类型,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参与性。
无疑,这些行业赛事和国家级赛事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在这些赛事中,参赛机器人展示了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包括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和人机交互等。这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各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创新能力,也促进了不同技术之间的相互学习与融合。
同时,赛事中的表现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知名度,吸引潜在客户和投资者,从而加速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从酷炫到应用,行业关注点的转变
伴随各类赛事的兴起,行业的关注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前,行业的焦点逐渐从炫目演示转向实际应用或者表演能力。
以加速进化为例,今年3月,加速进化支持的清华火神队在德国举办的全球顶尖赛事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公开赛中以9:0的绝对优势夺冠。
比赛中,加速T1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展现了抗冲击能力与摔倒复位能力,展现出运动性能与实战能力。
此外,这些机器人不仅在足球场上演绎了C罗的“电梯球”、小贝的“圆月弯刀”及布冯的“劈叉救球”等经典动作,还在中关村论坛及北京国际电影节等重大活动中作为开幕式表演部分亮相,并入选“福布斯中国2025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在谈到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路径时,加速进化CEO程昊表示: “人形机器人需要先成为四肢健全的人,再成为认知健全的人。四肢健全后才能更高效获取世界数据,适应人类生活环境,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采集数据训练大脑,实现认知健全。实际上,人类的成长路径也是如此:先学会运动,再通过活动提升认知。”
结语:谁能站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C位?
在资本与技术的共同驱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从竞技场到展演舞台,加速进化的实践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为国内少数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加速进化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多条路径。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增长,谁能在这条赛道上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军者?或许答案正逐步显现在这些“竞技场”和“舞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