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编辑部被夹成肉饼的真实记录,不干货但好玩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2565字)

2025-08-11 WRC|编辑部被夹成肉饼的真实记录,不干货但好玩

来源:具身研习社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具身研习社编辑部机器人机器人机器人机器人机器人机器狗机器狗机器狗机器狗机器狗机器狗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作者:吕鑫燚、彭堃方、徐林昊   出品:具身研习社

被上海WAIC高温教育过,具身研习社编辑部本以为踏上相对轻松的逛展。但北京的暴雨教会编辑做人,不要低估8月初北京的天气,也不要低估观众的热情。

WRC也太多人了!!!

在人流夹缝中,我们试图凑近展台最核心位置,深度感受和交流当下具身智能的产业现状。好消息是,各家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登西”,但碍于两场顶会时间太近,很多参与两场的厂商大多演示相差无几,不过依旧有吸引力,能拿出活的展台永远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顶流非宇树科技和众擎机器人莫属,拳击格斗和组团跳舞短期是看不腻的。更何况,这两家也在偷偷进步,宇树科技拳击多了点“活人感”,学会了有挑衅意味的动作,众擎机器人跳舞像吃了德芙,越来越丝滑。

有趣的是,似乎大家都意识到运控能力展示的吸睛作用,几乎所有厂商都单独开辟了区域展示机器人的全身运控能力。大展宏图成为最热门的bgm,逛完展会仿佛看完了世界上所有舞种。

如果展区太小不能吸睛和真实力演示兼具怎么办?

没关系,公共区域又没写名,直接上!

正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于是你能看到,主通道上随处可见拉机器人、机器狗出来走路的,走着走着还不忘踹两脚,展示极强的鲁棒性。

坦白讲,在这种展会中更偏向精细化操作能力和大模型的略微有点吃亏,很难让观众一眼看明白这类操作的“含金量”。但是也有很聪明的厂商,直接安排机器人和观众互动,送水、做咖啡、做冰淇淋。

看不明白是吗?送你东西,过来近距离看,多看几遍就知道了。

虽然在调侃,但我们真的总结出很多观点,想洋洋洒洒出几篇深度观察。可想来想去,还是想先说点好玩的见闻,这些内容虽然谈不上是产业干货,但也是当下具身智能发展现状的真实切片。

以下内容纯编辑部主观感受,不代表具身研习社观点(不是)。

关于展区之大家好大方

有东西是真送

主编四火:送袋子是什么新型潮流吗?每家展台的伴手礼几乎都是巨大无比的“宜家风”袋子。不得不说,是个移动的广告位而且颇具实用性,不是用完即丢能拿回家反复利用的。怎么不算具身和双碳的联动呢?

优必选不愧是“老大哥”,现场演示了新品自主换电功能是真的帅,后面站着几排人形机器人,看来供应链各方面都很成熟,不受产能限制。

四川、湖北等地的创新中心都来了,整体偏产业链演示,大家都在各地形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产业布局。

自变量机器人的香囊太可爱了,在小朋友们身后排了好久等机器人做了一个给我。捣乱把制作材料换顺序,也能分辨出来,做完我反手挂在包上收获新包挂。

一个小提醒,我观察了基本上所有展台都是顶光,下面桌面上操作会出现很明显的物体阴影,挺影响机器人视觉的,更影响操作了。

作者方子:人流量比WAIC多太多了,挤不动。而最热火的还是宇树、众擎、加速进化、逐际动力,赛事/表演的属性和上次(WAIC)说的差不多,流量还是有。

千寻智能在搭积木的时候,我还挺害怕的,生怕积木倒了。在旁边等着搭到第七层还没倒,不知道我在担心些什么...

之前有质疑采访说,跳舞这种会不会腻了,观众不爱看了。有人说学习新的技能后可能观感又不一样。现在看确实,跳舞、打拳、踢球、机器人零售舱、机器人餐厅,都是引流的一种。

编辑卷毛:天工竟然在展台还原了马拉松现场,直播天工跑步。比在马拉松现场看,感觉整体都协调了很多,2.0新配色也不是“黑皮体育生”了。

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也来了,偷偷开了大。有六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和操作系统,组成了具身智能平台。不是单纯的硬件制造商了,有点搭新基建的意思。

听说某明星本体厂商的人到处逛别人展台,并且拍人家关节。之前WAIC还有灵巧手厂商说,总有人偷偷来掰它们产品的手指头。这就是最朴实的商战吗?

关于产品之乱花渐欲迷人眼

主编四火:基本上每家都有几代产品同台展示,很直观的能看出公司定位是否有变化。有的厂商产品设计语言一脉相承,几款产品线都是基于相同的场景开发;有的厂商产品设计语言有变化,代表产品线的定位不同,面向场景不同。(也可能是换过团队)

众擎机器人的新品T800,无论是产品自身设计还是展示方式,都有点像“新王登基”。不得不说,众擎是一家非常有审美的公司。

其实很多本体厂商都没太意识到产品“养眼”很重要具身智能真在物理世界工作,长得好看是第一步,当然不排除本体结构设计的考量,毕竟关节体积太大了。

和WAIC一样,几乎所有真干活的都是二指夹抓,灵巧手还是没太参与精细化干活的。

作者方子:仿生人产品明显比WAIC多,其实也是一种引流,我看到十余款仿人造型的,特殊的场景妆造,这是引流的另一种方向,也是落地的明确场景。

产品展示的小场景很多,仿佛把一辈子看到头了。机器人渗透后成为世界的NPC,我们干啥都离不开,像是把游戏搬到现实了。有点《西部世界》的前奏(商业服务、按摩、零售、餐饮、医疗、手术/康复训练、家庭陪伴型狗/人、叠被子、收垃圾,做饭的家族机器人/户外助力的外骨骼、驮货跟随的四足。看到广汽的宣传片,轮足机器人未来还能跟治安联动迅速“出警”抓犯人。想象一下,轮椅样式的机器人直接载着你,你可以在上面坐着看书——机器人将人类当成“婴儿”伺候???

是错觉吗,感觉短短半个月星动纪元的跳舞展示又上升了一个level,“小蛮腰”动起来的时候,灵巧手和头部运动的互相配合,每一个动作轨迹感觉都是思考后的,非常有呼吸感。

加速进化能用AI踢足球了,拿过世界冠军的机器人还是有点子本领在身上的。两个产品本体侧非常抗摔、耐用。

刚从银河通用的太空舱发布会回来,又感受了一把银河通用“零售店”。送东西还是一如既往的稳,仿真数据到底好不好用看现场就知道了。在操作工业上下料的机器人,底盘移动速度太快了,我以为我眼睛开倍速了。

编辑卷毛:具微科技的狗终于见到真面目了,配色和设计充满赛博美感,配合机械臂工作也符合未来趋势。但是我想说,沙子上的小机器人也太可爱了!不过,具微科技下一步想做一款小一点的,腿更细更短,体型更小。

我要替狗抱不平,WRC现场人太多了,机器狗都没办法做动作幅度大的展示,手机都架起来了。

自变量机器人在收拾家务的时候,旁边一直有观众问价格,谁不想买个真能干活的机器人啊。

感觉大家都在完善产品线,大的做完做小的,有小的做大的。众擎又要发全尺寸T800,松延动力发了轮式的w1。

关于逛展之到底谁能保持体面

主编四火:论坛和展区在一起真方便,不用来回跑了。

作者方子:含小孩、老人成分最高的一场大会吧?为什么呢?是什么噱头把他们吸引过来?这里我在想是不是机器人ToC商业化的方向聚焦人群可以更多的关注到这些“非主力消费群体”?

会场中互动很多,尤其是跟小孩。比如说自变量机器人做香囊,星尘智能机器人制作水拓画扇子,维他动力的新品机器人与孩子玩丢球。或许新发韧的具身行业给孩子种下种子,多年后购买机器人的那一批就是今天接触过最早期的机器人的这一批孩子。

编辑卷毛:一楼没有休息区,有扛相机的老师,累了只能蹲在WRC的打卡墙旁边休息,或者坐在地上。

桌面级的陪伴机器人,感觉很受欢迎的,很多带孩子的家长问怎么买。散场时候抱着箱子的不知道是不是在现场买的机器人。

C馆的人确实比A、B馆少,C馆有很多机器狗,趴地上不动,但是会拉出场馆到空地做演示。

91d9ae610d7ce6abda6278caeb5aec3.jpg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
右键可直接复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