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576字)
作者:彭彭 出品:优设AIGC
最近老罗和西贝这事儿在网上吵得是天翻地覆。
这次风波,还意外催生了一个新赛道,后厨直播。
一时间街边小馆到连锁大牌,无数餐厅都把摄像头对准了后厨,厨师们颠勺秀火功,恨不得把现炒现做四个大字刻在脑门上。
在这风口浪尖上,一个意想不到的大佬,也系着围裙走进了直播间:京东的刘强东。
你还别说,这画面挺有冲击力。

一个身价千亿的互联网大佬,在镜头前有模有样地炒糖色、颠大勺,这可比看发布会上讲PPT有意思多了。
9月16号,几百万网友一起,围观了东哥的直播首秀,他做的是一道他老家宿迁的名菜黄狗猪头肉。
醉翁之意不在菜
说实话,东哥看着还真有点紧张,他自己也坦白:“像贾国龙先生第一次炒菜一样紧张,像罗永浩第一次说脱口秀一样紧张。”

这话一出,直播间的气氛立马就活了。
好家伙,一句话把最近餐饮圈和科技圈的两大顶流都给cue到了,这热度蹭得,我给满分。

他做饭前发现煤气灶没点着,还嘀咕着调侃了一句:“这煤气灶不会是从马云那买的吧?”。
短短24分钟的露面,直播间观看人数就冲破了250万。
从切配、制作料包到起锅烧油,东哥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看得出来是真会做饭,他自己也说,只要回家,基本天天都给家人做饭。
不过要是真以为东哥这次只是单纯为了秀厨艺,那就把这事儿想简单了。
这场直播,其实是京东的的开胃菜。真正在推的,就是他围裙上印着的四个字:七鲜小厨。
直播里,东哥也提到了这道黄狗猪头肉未来会在京东的七鲜小厨上线。
但他特意强调,9月份上线的还是预制冷冻菜,等到明年3月,等北京的中央厨房建好了,他要“亲自操纵机器人给大家再次现做”。
这个七鲜小厨可不简单。
它号称是一家没有预制菜的纯外卖餐厅,主打的就是一个透明厨房、现炒现做。
而厨房里的C位主角不是大厨,是一排排AI炒菜机器人。
机器人掌勺
京东用的这些机器人名叫美膳狮,来自一家叫橡鹿科技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来头不小,联合创始人郭庆曾是美团最高决策层的成员,后来自己创业,并且拿了京东的大笔投资。
京东为了它,先是投了几千万,后来又在今年7月追加了近2个亿。这可不是小数目,看得出京东是铁了心要在这件事上搞出名堂。
这些机器人到底有多牛?
据介绍,靠自研AI算法,它们能把大厨的烹饪手法,像火候、时间、翻炒动作、调料配比全部数字化,然后精准地复制出来。

目标是一万台机器人炒同一道菜口味一致,一台机器人炒同一道菜万次口味一致。

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北京还是上海的七鲜小厨下单,一份番茄炒鸡蛋的味道,理论上能做到分毫不差。
这解决了中餐标准化最大的难题。
传统中餐馆太依赖厨师的手艺,同一个师傅今天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炒出来的菜味道都可能不一样,更别说开上千家分店了。
而机器人大厨不仅能保证千店一味,还能降本增效。一个员工可以同时照看好几台机器,后厨面积能省下一大半,出餐效率还高。
你可能会问,机器人炒菜靠谱吗?好吃吗?
在我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多快的问题。
事实上,除了京东,小菜园、老乡鸡这些连锁餐饮品牌早就开始大规模采购炒菜机器人了。小菜园甚至计划花1个亿买2000台。
国内也已经有了很多其他品牌在做。

有了AI机器人,京东的目标就不只是开几家外卖店那么简单了。
那位从美团出来的橡鹿科技联合创始人郭庆揭开了谜底。
他说:“我们目前正在推进七鲜小厨进酒店集团”。
你没听错,京东要把这种智能厨房,直接开到酒店里去。
这玩法可太魔幻了。酒店只需要提供一块场地,京东就把设备、供应链、甚至是人力解决方案一整套都给你搬进去。
这样一来,很多中端酒店餐饮服务不给力、或者干脆没有餐饮的短板,一下就被补齐了。
住客随时能吃到锅气十足的小炒,酒店也多了个卖点。
更绝的是,这个开在酒店里的厨房,还能顺便干着外卖的老本行,服务酒店周边几公里的外卖订单。
9月这个设想就落地了,京东官宣和锦江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首批试点就要进驻北京的锦江之星、7天等酒店。
你看,这逻辑一下就通了。
刘强东直播做菜,紧接着就是一场邀请了60位用户的“京东品酒会”,又是品茅台,又是五星级酒店晚宴。
这一系列操作,最终都指向了京东全力布局的酒旅业务。
干货时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就是无论在家点外卖,还是出门住酒店,都能方便、实惠地吃到一份安全、卫生、口味稳定的热饭热菜。
大家对美食的要求,不过是干净透明,好看好吃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