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029字)
出品:AI玩具之家
朱啸虎被业界誉为“人间大炮”,正是因为他敢于有话直说,在众人皆醉时保持清醒,提醒创业者和投资人。
前两天,在北京中关村举办的一场论坛上,AI玩具之家再次见到了朱啸虎,在这位知名投资人与媒体的对话中,没有高谈阔论AGI的遥远愿景,而是以投资人特有的冷静与务实,给出了对AI玩具和硬件赛道的新判决。

中国AI的“新基建”与全球生态的博弈
朱啸虎对开源的坚定看好,是其投资哲学的基石。他认为,DeepSeek等中国开源模型的崛起,其历史意义在于“保证了人类的AI不会被少数几家私有化的公司、私有化的模型控制”。
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一场关乎人类文明走向的价值博弈。闭源模型,如OpenAI的GPT系列,其发展受制于单一公司的商业目标和伦理框架,存在被垄断和滥用的风险。
而开源模型,则代表了开放、共享、协作的互联网精神,是构建一个更加民主化、去中心化AI未来的“新基建”。
这一判断背后,是数据的有力支撑。
而一旦开源生态建立起来,后来者将难以追赶,其壁垒如同UNIX和Linux之于操作系统。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长期利好。通过构建强大的开源社区,中国不仅能吸引全球开发者,还能将自身的技术标准和价值观输出,从而在全球AI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朱啸虎的这一观点,与他对“中国公司搬离中国,假装不是中国AI公司是没有用的”的断言一脉相承——在全球化浪潮中,技术公司的地缘属性无法抹去,唯有拥抱开放、贡献社区,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影响力。
速度壁垒、Go-to-Market与“牛马机器人”的务实哲学
当基础模型的竞赛趋于平缓,应用层的创新便成为主战场。朱啸虎对此有着极为清晰的认知。他认为,对于AI应用公司,第一个壁垒是“速度”。
你必须拿出让竞争对手绝望的速度,“像火箭一样上去”,否则再好的留存也无用。这与他过去投资滴滴、饿了么等互联网公司的经验一脉相承——在窗口期,速度就是生命。
第二个壁垒是“留存”,即产品能否真正解决用户痛点,让用户愿意持续使用。但速度是前提,没有速度,留存再好也是空中楼阁。
这一理念在Manus的成功上得到完美印证。朱啸虎认为,Manus的核心壁垒并非其技术,而是其“Go-to-Market”(进入市场战略)能力。中国创业者不乏技术实力,但在全球市场如何获取客户、建立品牌,仍是短板。
Manus的全球融资和市场策略,为国内创业者提供了绝佳范本。这揭示了AI创业的残酷现实: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壁垒易被复制,唯有市场策略和执行速度,才能构建真正的护城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朱啸虎的投资偏好也极为务实。他明确表示,通用Agent和大模型是“大厂的天下”,创业公司应避开。
他更青睐垂直场景和能创造真实商业价值的“牛马机器人”。他投资的洗船机器人,在浑浊海水中清洗船底,技术难度大、场景刚需;按摩机器人不仅能按摩,还能“卖卡”,真正取代了一个人的岗位,实现了真实的ROI(投资回报率)。
这种“能干活、会卖卡”的机器人,不追求人形美观,只追求商业效率,完美诠释了朱啸虎“人间清醒”的投资哲学——技术必须服务于商业本质,能算得清账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Plaud、Fuzozo与AI眼镜的生存法则
在AI硬件领域,朱啸虎的观点同样犀利。
他认为,创业者“千万不要去追求宏大的命题”,而应学习Plaud的案例——一个做会议纪要的“Boring”产品,用最成熟的技术,反而商业化做得很好。这适合99.9%的创业者。
Plaud的成功,在于它找到了一个极其细分的痛点,用简单可靠的技术完美解决,实现了可持续的盈利。这与当下“百镜大战”中众多功能堆砌、交货困难的AI眼镜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啸虎投资的Fuzozo芙崽AI玩具,也体现了这种“做减法”的智慧。他认为Fuzozo的AI只是噱头,核心是“养成”游戏玩法,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宠物。技术可以粗糙,但情感需求是永恒的。
这揭示了AI硬件的本质:它首先是硬件,必须好带、好用、性感,能带来情绪价值;其次,必须能造出来、能回本。
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下,硬件的迭代也需要5到10年为单位,远非软件996能比。因此,创业者必须先做减法,保证能大批量发货,这是第一步。那些追求功能大而全,却无法量产的产品,注定是空谈。
朱啸虎的这一观点,是对当前AI硬件创业热潮的当头棒喝,提醒从业者回归硬件制造的本源。
现金回收、早期验证与AI时代的“字节”机遇
面对AI时代的投资挑战,朱啸虎给出了明确的衡量标准。他更看重“Cashbacktime”(现金回收时间),希望市场投放的钱能在3到6个月内收回。
他理想中的企业,是第一个月投一块钱能收回八毛,六个月后能收回两块钱,这样才能持续增长。这与那些依赖不断融资烧钱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对商业可持续性的执着。
对于早期投资,他并不悲观。他认为,虽然像DeepSeek这样优秀的公司可能不需要早期融资,但大多数项目依然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作为早期VC,他们看重的不仅是收入,更是用户的Engagement(参与度),如日活、周活、留存率、使用时长等早期验证指标。这些指标能有效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潜力。他以小红书为例,说明即使在早期数据不大时,也能通过这些互动指标发现其价值。
ONE MORE THING
朱啸虎预言,AI时代的“下一个字节、下一个小红书”可能已经诞生。AI时代的演化速度是移动互联网的“三倍速”,机会稍纵即逝,但也意味着成功者能更快地崛起。
创业者必须用十年、二十年的眼光,寻找离大厂“三条马路之外”的机会,才能在三倍速的狂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可持续赛道。
这不仅是对创业者的激励,更是对整个AI投资生态的深刻洞察: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唯有坚守商业本质、聚焦真实需求、保持理性思考的“人间清醒”者,才能穿越周期,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AI玩具之间看来,AI商业化落地的现实路径——从“卷模型”转向“卷应用”,从追求技术炫酷转向深耕商业本质。
AI的黄金时代,不是由大模型独自开启的,而是由无数解决真实问题、创造真实价值的应用共同铸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