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个月人形机器人订单大盘点!场景驱动下的产业大爆发!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147字)

2025-09-29 前9个月人形机器人订单大盘点!场景驱动下的产业大爆发!

来源:优必选
本文以工业、教育科研、商业服务与家庭三大核心场景为框架,系统梳理各企业订单布局与场景落地成果。

作者:韩卓洋   出品:机器人场景应用

2025年,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入规模化商用初期。技术突破与场景需求的深度耦合,推动市场订单量价齐升。截至2025年9月22日,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代表性企业公开披露的中标及签约项目超102个,累计合同金额超15.8亿元(含框架协议意向金额),较上半年的3.3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本文以工业、教育科研、商业服务与家庭三大核心场景为框架,系统梳理各企业订单布局与场景落地成果。

15aa5779f649c3bf7b41bc98bbfdba98.png

核心要点

•‌工业场景年揽近十亿 

 •‌教育科研高校抢单

 •‌服务领域千台起跳

01

工业场景:汽车制造与高端制造的规模化突破

工业场景作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核心阵地,已形成汽车制造、半导体显示、仓储物流三大细分赛道,头部企业与腰部力量共同推动技术落地。

(一)汽车制造领域:优必选领跑量产应用

优必选在汽车工业场景持续突破,7月18日以9051.15万元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其WalkerS系列工业人形机器人将进入汽车产线执行安全带检测、车门锁检测等重复性工序。

9月,公司再获国内某头部企业2.5亿元采购合同,主力交付新一代WalkerS2机型,该产品搭载全球首创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业,成本较上一代下降30%,已通过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工厂验证。截至9月初,Walker系列本年度累计在手合同近4亿元,其中上半年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东风柳汽同期部署20台WalkerS1,成为全球首个汽车工厂批量应用案例。

| 十台优必选WalkerS1应用“群体智能”技术开展实训

(二)半导体显示领域:智平方拿下近5亿大单

9月11日,智平方与惠科股份全资子公司慧智物联达成战略合作,获近5亿元订单,未来三年将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逾1000台“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该批机器人覆盖仓储物流、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全流程,以PCB(印制电路板)操作为首个示范场景,推动半导体显示产业智能化升级。作为全球面板制造前三强的惠科股份,其场景需求将加速机器人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迭代。

(三)仓储物流领域:千台级订单成新标杆

星尘智能9月2日与上海仙工智能签署千台级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两年在工业、仓储、物流场景分阶段部署超千台绳驱AI机器人。依托首创的“面向AI(DFAI)”架构,该机器人可解决非规则搬运、随机物体抓取等行业痛点,标志着物流场景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

| 星尘智能量产绳驱AI机器人进入工厂智能体应用阶段

松延动力2023年9月成立于北京未来科学城,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获得超2000台订单,合同总额突破1亿元。这些订单主要流向教育、科研、文旅及商业演出场景,主力产品为N2机型,占7月交付量的87.6%(92台),另有少量E1机型交付。教育领域,N2进入清华附中等学校担任领操员、教学教具,科研教育订单占比超50%;文旅场景中,N2在首钢园、服贸会等担任导览员,展现空翻、舞蹈等特技;商业演出领域,其高动态性能成为租赁公司热门选择,用于发布会暖场等活动。

02

教育科研场景:高校采购占比超75%,构建技术迭代生态

教育科研机构作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上半年采购占比达75%,形成“头部高校牵头研发+地方院校落地教学”的格局,订单集中在运动控制、人机协同等核心技术领域。

(一)优必选“天工行者”成科研主力

3月,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天工行者”科研教育机器人,截至7月在手订单超百台,全年预计交付超300台。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购该机型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9月9日,“天工行者”通过京东平台全球首发,加速科研资源向更多院校普惠。该产品集成优必选全栈自研的群脑网络2.0系统,支持多机协同决策实验。

|“天工行者”机器人9月9日上架京东

(二)宇树科技深耕双足步态研究

宇树科技上半年中标次数达7次,其小尺寸人形机器人成为高校步态研究核心设备。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采购宇树H1双足机器人,开展双足步态稳定性、人机协同技术预研。6月,宇树在中移(杭州)项目中拿下4605万元采购包,为科研机构提供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五指灵巧手等标准化核心部件,支撑多元技术探索。

(三)智元机器人推进工业技术转化

智元机器人8月入选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3102万元项目拟中标名单,其远征A1机器人被武汉理工大学联合采购,用于工业场景技术转化研究。该机型集成力控传感器与环境感知模块,可模拟工业产线多种操作流程,为高校科研与产业应用搭建桥梁。智元同期在中移(杭州)项目中获7800万元全尺寸机器人采购包,部分设备将用于高校复杂场景实验。

03

商业服务与公共场景:从试点验证到规模落地

商业服务场景进入试点放量期,家庭场景则迎来万级订单突破,人形机器人开始从“工具属性”向“服务属性”延伸,成本控制与体验优化成为关键。

(一)商业服务场景:通信巨头开启规模化试点

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2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成为商业服务标杆,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移动采购的200台该机型已启动交付,首批部署于天津、新疆等地省公司展厅及营业厅,承担讲解接待任务。该机器人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与行业知识图谱,可实现精准问答与流程导办,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商业服务场景的实用价值。

(二)公共服务场景:众擎机器人布局多元领域

9月12日,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签署战略协议,计划三年内交付不低于2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涵盖SE01、PM01等型号)。这些机器人将应用于公安执法(智能导办)、交通管理(安全劝导)、商业零售(移动导购)等场景,通过整合众擎的具身智能算法与多伦科技的行业数据,攻克复杂场景下的感知决策难题。

结语

从三大场景的订单分布可见,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工业筑基、教育迭代、服务破圈”的发展格局。工业场景的技术积累(如优必选的换电系统、智平方的精密操作)为服务场景提供支撑,教育科研的持续投入则保障技术迭代后劲。随着核心零部件突破与成本下探(目标2028年降至15-20万元区间),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细分领域实现“从1到N”的跨越,重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生产范式。

9a3102091ea9d5818a4ec82f5a63886.jpg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
右键可直接复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