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S看点合集来了!除了学术,还透露哪些风向标?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3110字)

2025-10-17 IROS看点合集来了!除了学术,还透露哪些风向标?

来源:青瞳视觉
本期将盘点IROS的代表企业,从软件到硬件到生态构建,以及产业入局者们,他们的打法和策略有何不同。

出品:机器人产业应用

2025年金秋十月,全球机器人领域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于中国杭州。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即将于10月19日拉开帷幕。从学术到产业,越来越多的产业场景方入局,软硬件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唯有软硬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的武装大脑、小脑,拿到晋级下一个产业阶段的入场券。

本期,我们将盘点IROS的代表企业,从软件到硬件到生态构建,以及产业入局者们,他们的打法和策略有何不同。

核心要点

·“具身大脑”觉醒

·场景方强势入局

·多模态传感绘就更丰富的感知

·开放协作生态建立

| 机器人产业应用 整理

01

“具身大脑”的觉醒:大模型成为新内核

“具身智能”(Embodied AI)和“机器人基础模型”(Robot Foundation Models)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名词。通俗地讲,这场变革类似于我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演进——从需要精确指令的命令行,到如今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智能助手。学术界的综述论文指出,这些基于Transformer架构、在海量数据上预训练的大模型,赋予了机器人强大的语义理解、高层推理和跨模态泛化能力 。这意味着,机器人不再仅仅是被动执行代码的机器,而是能够理解模糊的人类指令,并在全新场景下实现“零样本”或“少样本”的快速适应 。

案例分析:智元机器人(AgiBot)的全栈智能机器人

作为本届IROS的钻石赞助商,智元器人(AgiBot)为我们展示了构建垂直整合具身智能技术栈的典范 。

• 核心技术:其核心是“EI-Brain”(具身智能大脑)架构,该架构由云端超脑、主脑、子脑和脑干组成,分层处理从宏观任务策略到微观伺服控制的全部流程 。其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WorkGPT”,则扮演了理解用户意图和编排任务的“总指挥”角色 。

• 平台与数据:智元机器人深知,强大的模型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喂养”和便捷的开发工具。为此,他们推出了“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和“AgiBot World”数据集 。前者旨在降低开发者构建智能应用的门槛,而后者则为模型训练提供了宝贵的、源于真实世界的高质量数据。

02

场景方强势入局

案例分析:美团(Meituan)的场景驱动机器人帝国

另一家钻石赞助商美团则代表了另一种同样强大的战略:并非单纯制造一个通用机器人,而是围绕真实应用场景构建一个庞大的机器人技术生态。

• 核心战略:美团的核心战略是“零售+科技”。其主营业务——外卖配送、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物理世界交互场景。这些日常运营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非结构化的真实世界数据,这正是训练稳健机器人系统最稀缺的资源。

• 研发引擎: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数据,美团于2022年成立了深圳机器人研究院(MARS),专注于无人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通过与顶尖高校合作,MARS致力于将前沿研究成果快速应用于实际业务,其研究成果也已成功发表在IROS等顶级学术会议上。

这种模式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强大的自我强化逻辑。学术研究反复强调,当前机器人基础模型发展的一大瓶颈是缺乏足够多、与物理世界交互相关的训练数据 。而美团的日常运营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其配送车、无人机在城市中穿梭,每天都在收集实验室环境下无法复现的“长尾”边缘案例数据。

这些数据被MARS用于训练和验证模型,优化后的机器人系统再被部署回业务线,进一步提升效率并产生更多、更高质量的数据。这种“场景-数据-模型-应用”的闭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数据飞轮”,为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企业构建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03

更丰富的现实感知:多模态传感

要让机器人在复杂的物理世界中行动自如,仅有“视觉”是远远不够的。本届IROS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融合多种传感器模态的数据,通过软件算法构建一个更完整、更鲁棒的现实模型。

3.1

触觉的觉醒:

帕西尼感知科技的指尖智能

作为金牌赞助商,帕西尼感知科技(PaXini Tech)让我们看到了触觉感知的巨大潜力 。

• 核心技术:其核心是自研的ITPU(智能触觉处理单元)多维触觉传感技术 。其真正的颠覆性在于软件层——通过先进算法实时处理数千路触觉信号,让机器人能够感知压力、纹理、形状和温度,实现类似人类的细腻感知。

• 具身应用:在其人形机器人TORA ONE上,这些丰富的触觉数据与视觉信息被融合在一个多模态模型(VTLA-Model)中,使其能够完成穿针引线、操作工具等高难度灵巧任务。这完美展示了软件如何将原始的传感器数据转化为可指导行动的智能。

3.2

3D视界:

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感知软件

速腾聚创(RoboSense)虽然以其激光雷达(LiDAR)硬件闻名,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真正价值,更多体现在其上层的感知软件 。他们为开发者提供了包括SDK、开源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语义分割与目标检测算法,以及AC Studio开发工具包在内的完整软件栈 。这表明,领先的硬件公司已经认识到,提供强大的软件“积木”,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自主导航和环境理解,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3.3

“真值”的缔造者:

动作捕捉技术的幕后贡献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在众多AI和机器人公司中,我们看到了多家顶级光学动作捕捉(Mocap)公司的身影,如铂金赞助商青瞳视觉(CHINGMU VISION)和金牌赞助商诺亦腾(NOKOV)。IROS 2025的技术参观路线中也包含了对青瞳视觉的访问,凸显了其在业内的重要地位。

表面上看,动作捕捉似乎与AI主题关联不大,但深入思考后会发现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构建强大的机器人基础模型,需要海量的、被精确标注的“地面真值”(Ground Truth)数据 。对于机器人与物理世界的复杂交互而言,如何获取这些亚毫米级别、毫秒级延迟的精确数据?答案正是高精度光学动捕系统。

来自青瞳视觉和诺亦腾等公司的系统,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和极低的延迟实时追踪物体的六自由度(6DoF)姿态。而它们提供的CMTracker、Xingying等软件平台,正是捕捉、处理和传输这些宝贵数据的核心工具,为AI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 青瞳视觉光学动捕系统遥操作傲意&因时&灵巧智能灵巧手

因此,这些动捕公司并非机器人产业的“外设”供应商,而是具身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者。它们如同物理学领域的“粒子加速器”,为机器人AI的研发提供了最基础、最核心的数据支持。它们在IROS的集体亮相,恰恰印证了当今机器人研发已进入数据驱动的成熟阶段。

04

智能未来的基石:开放开发者生态的力量

以ROS/ROS2(机器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和易于上手的SDK(软件开发套件),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门槛,让开发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专注于应用层面的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加速发展。

本届IROS的参展商中,不乏此类开放生态的积极贡献者:

• 松灵机器人(AgileX Robotics):作为一家移动底盘供应商,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对软件生态的投入 。松灵机器人为其全线产品提供了完善的ROS1和ROS2驱动支持,并维护着一个堪称典范的GitHub开源代码库,为全球的机器人开发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 非夕科技(Flexiv):这家专注于自适应机器人的公司,其核心软件产品Flexiv RDK(机器人开发套件)备受瞩目 。该套件支持C++和Python,兼容主流操作系统和ROS,使其成为斯坦福大学等顶尖研究机构进行前沿探索的首选平台之一 。

• 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与大象机器人(Elephant Robotics):作为金牌赞助商的宇树科技和参展商大象机器人,分别在足式机器人和协作臂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们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通过提供支持Python和ROS的开放SDK,将原本昂贵且复杂的硬件平台,变得对广大开发者触手可及,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创新 。

·智身科技:智身科技Matrix开源联合仿真平台创新性地融合了MuJoCo高精度物理引擎与Unreal Engine高保真视觉渲染,将两种前沿技术集于一体。既真实模拟机器人的动力学与传感器特性,又提供与真实世界高度接近的视觉场景,形成从底层物理到高保真渲染的完整闭环,为机器人研发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它通过深度融合物理仿真与视觉渲染,提供从算法验证到整机测试的全链路支持,旨在打破仿真与现实的壁垒,构建开放、可演进的机器人研发新生态。

05

结语:智能机器时代的序幕

如果说硬件定义了机器人的形态与力量,那么软件则赋予了它们感知、思考和适应的能力。本届IROS大会上最深刻的创新,并非来自电机或材料的突破,而是隐藏在数亿行代码之中。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机器人正从只能执行预设程序的自动化工具,进化为具备通用智能的“具身智能体”。

• “具身大脑”的觉醒:以大模型为核心的通用人工智能,正成为机器人的新“中枢神经”。

• 更丰富的现实感知:软件驱动的多模态传感融合技术,让机器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理解物理世界。

• 协同共创的生态系统:开源平台与开发者套件的普及,正在加速整个行业的创新步伐。

尽管前方依然充满挑战——尤其是在如何保障这些日益复杂的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但毫无疑问,在杭州展出的这些技术和战略,正在为我们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机器人将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能够与我们协同工作、共创生活的真正智能伙伴。智能机器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9a3102091ea9d5818a4ec82f5a63886.jpg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
右键可直接复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