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智能斩获约5亿元战略融资,“正规军”激活具身智能新势能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355字)

2025-10-27 五八智能斩获约5亿元战略融资,“正规军”激活具身智能新势能

来源:五八智能
独一无二的力量。

作者:吕鑫燚   编辑:狄鑫彤   出品:具身研习社

拔高具身智能赛道基准的“央企力量”来了。

近日,五八智能宣布完成约5亿元的首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新基金、浙江产投联合领投,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浙江城西科创制造业母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国舜德茂基金、申万长虹基金等机构联合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中试基地建设、突破具身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拓展大安全和大工业应用场景三大方向。

五八智能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核心具身智能企业,其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推动国家具身智能科技产业化的使命,重点瞄准“大安全”领域应用,补齐具身智能产业应用的短板,满足真实的刚需场景对“新质生产力”的呼唤。

目前,五八智能已经构建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智能等多元化业务,在多个细分领域已完成超亿元批量交付和出口,五八智能的巡逻防控机器狗已在南浔公安等正式入编列装,进一步夯实五八智能在“大安全”领域应用端领先品牌的定位。

图片来源:五八智能

区别于市场化主体的“单点突破”逻辑,五八智能作为具身智能产业的“正规军”,更承担着“引领产业生态升级”的责任。除实现自身产品落地外,其更以自身技术沉淀与资源整合能力,推动产业从“分散式技术验证”迈向“战略场景规模化复制”。

10月24日,由五八智能牵头建设的全国首个、行业领先的以室内与户外相结合、测试与训练相结合、研发与试制相结合的全栈式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暨应用推广中心”正式揭牌。串联起了一条覆盖研发、检测、训练全链条的创新生态,打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催生繁荣共生的产业新范式。

094f0b1b7d9e38545334c9ff0f6d19e8.jpg

国家级资本扎堆入局

夯实独一无二的领军地位

五八智能此次首轮战略融资,吸引了国新基金、混改基金等国家级投资平台,以及浙江产投、浙江省级科创母基金等区域级资本共同参与,这一覆盖“国家+区域”的资本阵容,不仅是对五八智能价值的直接肯定,更清晰彰显其在国家具身智能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

图片来源:五八智能

领投方国新基金,是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的重要抓手,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导向,秉持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的理念,将依托其平台资源优势,在技术协同、产业链整合与资本运作等方面为五八智能提供持续助力;浙江产投作为浙江省国资委下属重要产业投资平台,此次投资体现了浙江国资对五八智能的坚定支持,未来将重点推动业务场景协作开发、产业生态联动、算力资源对接与资本赋能等多维度合作。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国家级与区域级的重磅资本,形成了深度的战略协同。混改基金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私募股权基金,其参与标志着五八智能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国家顶层资本的战略认可。浙江城西科创制造业母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及国舜德茂基金,则共同构筑了坚实的区域性产业与资本支撑。而申万长虹基金的加入,更为公司对接产业应用场景、布局西部市场提供了独特价值。

“国家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联动的资本格局,不仅为五八智能带来了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通道。

资本密集注入的背后,源自五八智能核心竞争力--独特的战略定位。

五八智能在保持独特央企背景的同时,全面融合市场化机制,构建了“战略使命与市场活力协同驱动”的新型组织形态。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的核心企业,公司既肩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使命,又具备高度灵活的市场化运营能力。

这一竞争力的落地,依托多维度的领先。在机制建设方面,五八智能系统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与创新体系,通过新型成果转化机制,充分激发团队活力,引导人才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与技术前沿开展研发。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推进中长期激励举措,持续完善人才驱动的组织生态;

在技术能力层面,五八智能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任务,在面向行业应用的整机和零部件正向设计、多模态行业大模型、机器人中试技术群等关键领域形成了系统化、高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

在产能和服务层面,2025年公司已联合产业链合作方完成每年2万台套整机产能布局和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后续向客户的顺利交付和技术支持。

1b303bf1fdfc20d3cd965ab520a95ea5.jpg

中试基地揭牌

填补机器人科技创新到产业化“空白”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提出了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这份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擘画,明确指向了“科技创新”。在“定星盘”的指引下,当前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时,市场需要的是集中性、系统性的突破,需要五八智能这类“正规军”完成关键一跃。

细化到产业诉求来看,当前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前沿技术难以产业化的痛点,核心瓶颈在于缺乏能承接技术验证和真实场景适配的全链条支撑平台。大量算法模型、核心部件虽在实验室环境下达标,但一旦进入真实应用场景便面临性能不稳定、适配性不足等问题,最终陷入“技术能研发、产品难落地”的“死亡之谷”。

这一痛点已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障碍。而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暨应用推广中心的落地,正是瞄准这一产业核心需求打造的破局枢纽。

图片来源:五八智能

该推广中心总投资近2亿元,总建设面积逾15000平方米,采用“室内精准测试+室外场景验证”双轨模式,构建起从技术概念验证到产业应用的全栈式服务体系,面向全社会提供中试服务。

中试基地室内测试区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设有机械传动实验室、高低温湿热测试区等,全方面评估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鲁棒性。

户外测试基地占地4600平方米,依托“山水林田湖路村”等真实地形,构建了涵盖野外模拟、应急救援、城市模拟三大场景的测试环境,在真实环境中测试机器人在野外行走和执行任务的成功率。

户外测试基地不仅能复现机器人执行巡逻、搜救、配送等任务的典型环境,更专门设置了极限地形的检验。例如连续爬坡测试区,四道缓坡从20°逐步加高至45°,通过极限地形精准检验机器人关节的爆发力与持续耐用力。同时基地还配套1500亩“山水林田湖路村”综合真实场景,可开展机器人复杂环境下感知精度、决策效率、运动稳定性等关键性能验证,有效破解机器人科技创新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难题。

未来随着核心技术持续攻坚、中试平台开放赋能,五八智能将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迈向“系统性产业升级”,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全球具身智能赛道竞争制高点提供坚实支撑。

9a3102091ea9d5818a4ec82f5a63886.jpg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
右键可直接复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