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之战,赛事正酣!具身智能关节模组玩家大盘点!阵型如何?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2576字)

2025-10-28 关节之战,赛事正酣!具身智能关节模组玩家大盘点!阵型如何?

来源:机器人产业应用
本文将梳理国内关节模组核心玩家,解析其技术与商业进展。

作者:张艺凡   出品:机器人产业应用

作为具身智能设备的“运动核心”,一体化关节模组集成电机、减速器、驱动器与传感器,直接决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与可靠性,更是占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30%-40%的关键部件。

随着《“十四五”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据 IDC 预测 2027 年全球相关市场规模将破 600 亿美元。2025 年国内关节模组赛道爆发,头部企业订单同比超 150%,资本密集入局,技术路线呈现“旋转与直线并行”格局。

下文将梳理核心玩家,解析其技术与商业进展。

核心要点

•‌上市派:92%良率,现货锁单

•‌ 新锐派:180Nm/kg,性能换票

•‌ 外资派:±0.01mm,精度封顶

| 技术路线对决:旋转与直线的「关节之争」

01

上市企业:技术积淀与量产能力双驱动

1.拓普集团:灵巧手关节的技术验证者

拓普集团从汽车 NVH(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赛道,公开信息显示其已攻克七自由度灵巧手关节技术,单台灵巧手关节产品价值量规划超 3 万元,且该技术已通过英伟达 Jetson Thor 平台测试验证。

《浙江日报》2025 年 8 月报道,拓普集团 2025 年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5.83%,其中关节模组业务处于客户验证阶段;企业透露,当前关节模组量产良率稳定在 92%,刚性传动结构适配高强度抓取场景。拓普为特斯拉 Optimus 手部关节的潜在合作方。

2.双环传动:重负载关节的承载专家

深耕机械传动领域数十年,双环传动的关节模组以高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著称,通过精密齿轮加工工艺实现传动精度提升,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腰部关节与服务机器人承重部件。依托汽车齿轮业务的规模化制造经验,其关节模组在批量生产中的一致性控制能力突出,2025 年已进入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供应链评估阶段。

工业机器人领域,其 RV 减速器已批量供应新松机器人、埃斯顿等工业本体企业,工业场景营收占机器人相关业务的 60% 以上;国内人形 / 四足机器人领域,双环传动为宇树科技提供减速器产品,用于四足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 H1。

3.昊志机电:集成设计的快速响应者

采用“谐波减速器 + 伺服电机”一体化集成方案,昊志机电的关节模组响应速度较传统分离式产品提升 40%(企业测试数据),峰值转矩覆盖 5-50Nm 区间,适配协作机器人手臂与轻量级人形机器人下肢。虽在高振动工况下稳定性仍存优化空间,但其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不同整机厂商的安装需求,据财联社 2025 年 9 月报道,公司 2025 年医疗机器人领域相关订单同比增长 65%。

供应链合作中,据昊志机电 2025 年半年报,其为埃斯顿、新松机器人供应腕部关节减速器及协作机器人关节模组,2025 年上半年工业关节相关营收同比增长 35%,占机器人业务总营收的 70%。2025 年东莞基地扩建后,谐波减速器新增产能 15 万台 / 年,其中 30% 用于适配人形机器人需求。

| 昊志机电关节模组

4.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的关节根基

作为全球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标杆企业,绿的谐波以高精度核心部件切入关节模组赛道,其产品凭借「高可靠性 + 性价比优势」成为头部机器人厂商的首选。在智元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中,绿的谐波的减速器占比高达 70%,服务型机器人的手臂关节通过其部件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2025 年持续加码研发,推出适配不同扭矩需求的定制化产品,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据绿的谐波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其机器人关节相关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90%,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为优必选 Walker X、傅里叶智能 Gr-1 提供谐波减速器、;工业机器人领域,长期为新松机器人、埃斯顿供应减速器及集成模组。

5.中大力德:摆线技术的场景渗透者

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与伺服电机为核心技术底座,中大力德在工业协作型人形机器人的腰部、腿部关节领域占据重要份额。其摆线针轮减速器凭借「高精度、高刚性」特点,完美匹配下肢负重需求,2025 年承接智元机器人上万台订单,全年产量预计达 8 万台,成为旋转关节模组的核心供应商。

供应链方面,工业端据中大力德 2025 年半年报,其为广州数控、钱江机器人供应关节传动部件,2025 年上半年相关订单同比增长 50%;产能端,2025 年宁波基地扩建后,行星减速器新增产能 30 万台 / 年、工业关节模组新增 5 万台 / 年。

6.双林股份:直线关节的量产挑战者

聚焦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双林股份通过 9.95 亿元定增募资加码线性关节模组产业化,达产后可年产 50 万套线性关节模组。其开发的上下肢直线运动关节产品已向国内头部车企交付样件,灵巧手专用滚珠丝杠也完成研发,精准卡位特斯拉等企业的直线驱动技术路线。

供应链合作方面,其关节电机及轻量化模组已向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工业协作机器人厂商送样测试;工业端,为新松机器人、柯马的小型协作机器人提供静音关节电机,2025 年上半年相关营收占机器人业务的 30%。产能端,安徽芜湖机器人关节产线处于建设中,规划 2026 年投产,设计产能 10 万台 / 年轻量化关节模组。

02

新锐企业:技术突破与资本加持的双轮驱动

1.智身科技 —— 聚焦中轻型场景

智身科技是国内关节模组领域的新锐代表企业,聚焦小型化、高集成度、低功耗关节模组研发,技术路线以旋转关节为主,核心优势在于通过算法优化提升关节运动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可达 ±0.02mm),同时通过材料创新降低产品重量,其中P65 型号峰值扭矩 48N・m,重量仅 520g,扭矩密度达 92.3Nm/k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适配中轻型人形机器人、工业协作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场景。

2.新剑传动:直线关节的柔性控制先锋

作为直线关节技术的核心玩家,新剑传动的 XG 系列智能柔性关节集成电机、弹性体与多维度传感器,企业宣称背隙控制在 ±0.2° 的高精度范围,最大转矩可达 36Nm,重量仅 560g。产品支持 Ethernet 总线控制与 ROS、Linux 等多平台适配,开放位置、速度、电流三环控制接口,一根网线即可实现多关节协同调试,目前已成为部分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膝肘部位的候选部件。

3.意优科技:算法赋能的微型关节专家

专注高性能微型伺服关节研发,意优科技凭借自主 FOC 控制算法,可使行星谐波关节的响应延迟压缩至10ms 以内,扭矩密度达 180Nm/kg。其推杆式直线关节采用一体化密封设计,防护等级达 IP65,适配潮湿、多尘的工业场景,企业透露 2025 年上半年出货量突破 3 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220%)。

03

国际龙头企业:技术标杆的全球布局

1.Infranor(瑞士瑞诺):伺服驱动的百年积淀

拥有 80 余年运动控制技术积累,Infranor 的伺服驱动系统为高端关节模组提供核心动力支持,其 MTR 系列电机的 torque 波动控制在0.5% 以内,适配精密装配机器人的手腕关节。凭借高可靠性优势,该企业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关节驱动领域具备技术竞争力,2025 年推出的小型化驱动器较前代体积缩减 35%,进一步适配人形机器人需求。

2.Kollmorgen(美国科尔摩根):高精度传动的全球标杆

作为全球运动控制解决方案领军者,Kollmorgen 的 AKM 伺服电机与行星减速器组合,使关节模组定位精度达±0.01mm。其专利的 Direct Drive 技术取消传统齿轮传动,大幅降低关节运行噪音,在医疗康复机器人传动领域技术领先。

04

结论

关节模组赛道的竞争本质是「技术壁垒 × 量产能力 × 场景适配」的综合较量。上市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巩固基本盘,新锐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而最终能扛起具身智能「运动脊梁」的玩家,必然是那些既能突破扭矩密度、精度等核心指标,又能快速响应量产需求的企业。随着特斯拉 Optimus 量产推进与国内厂商商业化落地,关节模组的「国产替代」与「性能追平」正同步发生。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
右键可直接复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