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258字)
出品: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越来越多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正将产品搬上电商平台,并推出颇具吸引力的优惠价格。
此前,我们已经盘点了京东上的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手产品,这次,我们聚焦具身智能产业中另一种备受关注的载体——四足机器人/机器狗。
目前,有五个四足机器人品牌在京东上开设官方旗舰或自营店,分别为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云深处科技、魔法原子与蔚蓝智能。(不包括主要面向K12教育的桌面型、编程机器人)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未完善之处请指正
从京东平台来看,上线的机器狗产品多以面向C端消费者的版本为主,价格相对亲民。这类产品主打娱乐、陪伴、教育或轻量化探索功能,适合个人用户、高校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的教学体验。
而面向B端的特种、重载型四足机器人,由于体型更大、负载更高、应用更专业(如安防巡检、灾害救援、勘测作业等),通常采用定制化销售模式,较少出现在电商平台。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超过40家企业入局四足机器人赛道,其中不乏聚焦工业级、军工级或特种应用场景的厂商。它们大多尚未在电商平台露面,而是在技术验证、项目合作或行业落地阶段低调推进。(延伸阅读:中国近40家四足机器狗企业大盘点!)
因此,本次盘点的产品更多反映市场的消费端趋势,并不能作为四足机器人整体市场的参考。
价格下探:C端消费化趋势明显
从图表可见,京东在售的四足机器人价格区间分布广泛,入门级产品价格普遍在5000元至2万元之间,而专业或教育版产品价格则可达8万元以上。
例如,宇树科技的 Go2 Air 起售价仅 9367 元,而 Go2 EDU 激光智能版价格高达 7.9 万元;云深处科技的绝影Lite3系列则从 8000 元的体验版到 7.4 万元的激光版梯度清晰。
这种分层价格结构说明厂商正以“入门可玩,进阶可学,专业可研”为市场策略,形成从消费者体验到科研应用的产品链条。价格的持续下探,也意味着四足机器人正从高精尖设备向消费级智能终端转型。
智能加速:从运动控制到具身智能
过去四足机器人主要比拼机械结构、平衡算法和运动控制能力,如今的产品则更强调AI算法、视觉导航与自主决策。
宇树科技的 Go2 Pro长续航版与智元的 AgiBot D1 Pro版均配备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支持自主避障与路径规划;云深处的绝影Lite3 AI版则在控制系统中强化了智能识别和感知算法。
这种变化正是“具身智能”理念落地的体现:机器人不再只是“机械体”,而是能通过感知、学习与交互实现自主行为的智能体。未来竞争的焦点,已从“跑得稳不稳”转向“学得快不快、懂不懂人”。
应用多元:教育科研成突破口
从产品定位来看,多个品牌都推出了教育与科研版本,如宇树的 Go2 EDU、智元的 AgiBot D1 Edu,以及云深处的绝影Lite3 激光版。这些版本往往开放SDK接口、兼容ROS系统,支持算法二次开发,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机器人实验与AI研究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魔法原子和蔚蓝智能则以“陪伴与娱乐属性”为核心,推出面向家庭和社交内容创作的轻量级机器狗,例如可语音互动、情绪识别、动作编程等功能。
这种教育与娱乐并行的发展路径,正推动四足机器人在教学、创作、陪伴、内容生态等多个领域形成新场景。
结语
四足机器人的集中上架,体现了行业技术的成熟与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它们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科研工具变成可触可玩的智能产品,也让更多人得以直接体验具身智能的进步。未来,随着成本下降、算法优化和应用场景拓展,四足机器人有望在教育、科研、安防及消费娱乐等领域持续扩展边界,成为智能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机器人形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