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220字)
作者:张艺凡 出品:机器人产业应用
2025 年 9-10 月具身智能领域融资热潮持续发酵,呈现“9 月破局冲高、10 月接力延续”的鲜明态势 —— 两月全球核心融资总额超 130 亿人民币,国内市场融资规模超 50 亿人民币,海外头部企业单轮融资刷新纪录。从本体研发、大模型迭代到核心部件突破,全产业链多点开花,大额案例密集落地,标志赛道正式从 “技术验证” 迈入 “规模化商业化” 的关键爆发期。
9-10月具身智能领域融资表


9-10 月融资整体概况
总额与节奏:9 月全球融资总额达 111.08 亿人民币(国内 39.84 亿),10 月延续高热度,新增核心案例融资超 20 亿人民币,两月合计覆盖 35 起融资事件(国内 33 起、海外 2 起)。国内过亿级融资企业增至 12 家,海外仅 Figure AI、Dyna Robotics 两家企业就贡献超 80 亿人民币融资。
核心驱动:融资向 “硬科技 + 强落地” 企业集中,“大模型能力 + 硬件量产 + 订单验证” 成为资本筛选核心标准。9 月自变量 10 亿 A + 轮、Figure AI 10 亿美元 C 轮打开融资天花板,10 月乐聚智能 15 亿 Pre-IPO 轮、五八智能 5 亿战略融资接力,形成“头部引领、腰部跟进”的格局。
资本构成:科技巨头(阿里云、英伟达)、产业资本(美团、中车)、国资平台(国科投资、国新基金)、PE/VC(红杉中国、深创投)四维发力。其中国资深度参与 10 月融资,占比提升至 35%,凸显对具身智能 “国家战略级赛道” 的认可。
赛道分布:本体研发企业仍为融资主力(占比 60%),核心部件(关节模组、编码器)、灵巧手等细分赛道融资占比提升至 30%,大模型相关企业融资占比 10%,产业链分工持续细化。
02
国内典型融资案例(9-10 月)
案例 1:自变量机器人 ——9 月近 10 亿 A + 轮,阿里云首押具身智能

基本信息:9 月 8 日完成近 10 亿元 A + 轮,为 9 月国内单笔最大融资。
投资方:领投方为阿里云、国科投资,跟投方包括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老股东美团战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超额追投。
核心亮点:
·技术路线:聚焦 “端到端通用具身大模型”,实现推理、决策、感知、动作输出全流程一体化控制;

·商业化进展:成立于 2023 年底,不足两年完成 8 轮融资,与合肥高新区合作推进 “具身智能生态建设计划”,规划公共服务平台与预训练中心;
·资金用途:用于大模型持续训练、硬件产品研发迭代及产业链生态布局。
·行业意义:阿里云此轮投资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首笔公开布局,标志互联网大厂正式入局 “机器人大脑” 赛道。
案例 2:乐聚——10 月近 15 亿 Pre-IPO 轮,冲刺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基本信息:10 月 22 日完成近 15 亿元 Pre-IPO 轮,为 10 月国内最大规模融资。
投资方: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等联合投资,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等历史投资方持续加注。
核心亮点:
·产品与产能:推出 “夸父” 系列人形机器人,国产化率达 95%,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商业化进展:已开启上市计划,产品覆盖科研教育、工业巡检等场景,累计交付超 5000 台;
·资金用途:用于产能扩张、海外市场拓展及研发投入。
案例 3:五八智能 ——10 月约 5 亿战略融资,央企背景企业破局
基本信息:2025 年 10 月 27 日完成约 5 亿元首轮战略融资,为央企系具身智能企业代表性案例。
投资方:国新基金、浙江产投联合领投,国家级基金与地方政府基金联动加持。
核心亮点:
·背景与产能: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企业,年产能达 2 万台套,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
·商业化进展:已实现超亿元批量交付及出口,产品聚焦工业制造、国防军工等高端场景;
·资金用途:用于核心技术迭代、生产线升级及民用市场拓展。
案例 4:松延动力 ——9-10 月两轮融资,累计超 3 亿元

9 月融资:9 月 2 日获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首程控股,聚焦人形 / 仿生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
10 月融资:10 月 26 日完成近 3 亿元 Pre-B 轮,领投方为方广资本,跟投方包括祥峰投资、中车转型升级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等。
核心亮点:获产业资本与国资联合加持,资金用于核心部件研发与产能扩张,技术落地能力获资本持续认可。
案例 5:星际光年 ——10 月 Pre-A 轮,清华系灵巧手对标特斯拉

基本信息:10 月 24 日完成Pre-A 轮融资,领投方为赛纳资本、普华资本,跟投方为柯熙创投,深渡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核心亮点:
·技术壁垒:清华i-Space孵化,全栈自研灵巧手,推出 “臂手一体” 新品 Pantheon 22(对标特斯拉 Optimus),22 个自由度,单手抓力 30KG;
·产品矩阵:Pantheon Hand(高性能绳驱方案)、Gaia Hand(低成本直驱方案,价格仅为前者 1/10,开源硬件降低研发门槛);
·资金用途:用于灵巧操作底层技术攻关、小脑模型研发及核心团队扩张。
案例 6:智平方 ——9月数亿元A系列,半年7轮融资

基本信息:2025 年 9 月 1 日完成数亿元 A 系列融资(深创投领投),半年内累计完成 7 轮融资,总额超 10 亿元。
核心亮点:
·技术与产能:自研 GOVLA 全域全身 VLA 大模型,深圳自有工厂 9 月投产(年产能超千台);
·订单验证:同期斩获惠科股份近 5 亿元订单(超 1000 台机器人),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资金用途:用于大模型迭代、机器人优化及全球市场拓展。
03
海外典型融资案例
Figure AI——10 亿美元 C 轮,估值 390 亿美元成全球标杆

基本信息:2025 年 9 月 16 日完成超 10 亿美元 C 轮融资,投后估值达 390 亿美元,刷新全球具身智能赛道纪录。
投资方:Parkway Venture Capital 领投,英伟达、英特尔创投、LG 科技风投、高通创投、亚马逊产业创新基金等科技巨头跟投。
核心亮点:
·技术核心:Helix 双脑架构 VLA 模型(S1 负责高频率控制、S2 负责任务决策);
·商业化合作:与 Brookfield 合作收集真实场景数据,探索 GPU 数据中心与机器人训练环境配套服务;
资金用途:用于大模型迭代、Figure 02 机器人量产及团队扩张。
精彩回顾:正面交锋!Figure 03 VS 特斯拉Optimus谁更胜一筹?
04
9-10 月融资核心趋势
融资节奏 “接力式” 爆发:9 月由技术型企业(自变量、Figure AI)打开融资规模天花板,10 月转向 “成熟型企业”(乐聚智能、五八智能),从 “拼技术” 向 “拼产能、拼上市” 过渡,赛道成熟度快速提升。
资本偏好 “硬实力 + 落地性”:纯技术概念企业融资占比下降,具备 “自有产能 + 批量订单” 的企业更受青睐,智平方 “融资 + 订单 + 产能” 三位一体模式成为行业标杆。
国产化与央企入局加速:10 月央企背景企业(五八智能)获大额融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成为重要考核指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细分赛道从 “依附” 到 “独立”:灵巧手、关节模组、编码器等核心部件企业不再依附本体厂商,独立融资能力增强,10 月相关企业融资占比环比提升 15%,产业链分工更清晰。
海外头部虹吸效应显著:Figure AI 单轮融资超 10 亿美元,相当于国内 9-10 月核心融资总额的 60%,全球资本向头部集中,国内企业需在工业、康养等细分场景建立差异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