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轻、更稳、更仿生?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991字)

2025-07-23 胶粘剂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轻、更稳、更仿生?

来源:豆包
在人形机器人制造过程中,胶粘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大典型区域。

出品:机器人新材料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逐步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量产化和实际场景部署,构成本体的连接与组装方式也面临新的挑战。

不同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以刚性机械结构为主的人形机器人具有人体仿生特征,结构更加复杂、形态更为灵活,材料体系也从钢铝金属拓展至碳纤维、工程塑料、柔性高分子等轻质材料。

传统的螺栓、焊接等连接方式无法完全满足人形机器人对轻量化、密封性、美观性与高集成度的多重要求。胶粘剂,作为一种兼具连接、密封、导热、减震等多功能性能的材料系统,正在成为人形机器人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结构胶粘剂市场规模为13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5%。人形机器人虽然目前占比尚小,但增速显著。

特别是在以Figure、Tesla、优必选、智元、星动纪元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逐步推进量产与整机集成过程中,胶粘剂已从辅助材料走向结构设计前期的关键要素。

在人形机器人制造过程中,胶粘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大典型区域。

一、主结构与关节部位的结构连接。

当前主流的人形机器人在关节、电机与支架之间往往需要承受较高的动态载荷,传统机械紧固件不仅存在疲劳松动风险,也影响系统重量与体积。采用双组分环氧结构胶进行结构粘接,可有效分散应力集中,并提升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粘接强度。

二、电控系统内部热管理

人形机器人中大量使用高功率密度的无框力矩电机、伺服控制器与电池包,热量分布集中但空间受限,传统金属散热方案无法完全覆盖,导热胶粘剂由此成为本体散热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机交互部位的柔性覆盖及面部拟人处理。

在这方面,TPU、硅胶、柔性电子等材料日益增多,对粘接工艺的兼容性提出更高要求。硅基中性胶、柔性UV固化胶被广泛应用于面罩、皮肤层与嵌入式传感器之间的固定。

四、整机的密封与线缆管理。

人形机器人通常需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水防尘能力,尤其在制造业或室外演示场景中,IP等级往往需达到IP54以上。常用的RTV硅胶、热熔胶条与可流动封装胶被用于各类开口边缘与接口过渡区。胶粘剂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应用不仅是材料问题,更直接关联工艺适配与产线效率。从实际应用反馈看,胶粘剂在人形机器人整机中的材料用量虽不大,但在连接件数量、结构完整性、安全性、可维修性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未来胶粘剂的性能提升方向主要集中于四个维度:一是高强度与柔性兼容,适配异种材料与复杂负载状态;二是热导率与电绝缘性能协同提升,用于电控密集部位;三是快速固化与低温工艺配合,适应柔性塑料与温敏元件;四是功能型胶体集成,自修复、力敏感应或生物降解能力,以支撑仿生型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

90157eadf5f5ea1b734e108b4956ab5.jpg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
右键可直接复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