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机器人新材料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升温,被誉为“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高性能工程塑料——PEEK(聚醚醚酮)再度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截至8月6日收盘,PEEK材料概念指数上涨5.79%,创下历史新高,多只概念股涨幅显著,新瀚新材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中研股份、会通股份、金发科技等个股跟涨。
资本市场的热度,背后是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所释放的信号。
PEEK凭借优异的耐磨、耐热、绝缘、抗腐蚀和减重能力,正在从航空、医疗等传统高端领域,加速向机器人核心部位扩展,成为关节、骨架、传动结构等应用的潜力材料。
人形机器人带动轻量化材料升级
随着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人形机器人厂商的产品快速迭代,轻量化已成为关键趋势。轻量化不仅能减轻机器人体重、降低功耗,还能提升动态性能与作业稳定性。PEEK材料与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相比,PEEK密度仅为约1.3g/cm³,重量更轻,具备金属无法比拟的耐化学性、电绝缘性和减震性能。这些特性适合用于机器人关节、齿轮、连接件等高负载、高磨损部位。
沃特股份 PEEK产品
A股公司加码布局PEEK产业链
当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PEEK材料领域展开布局,尝试从原材料、中游改性、下游应用多个环节切入,抢占人形机器人材料市场先机。
金发科技:
作为改性塑料龙头,正联合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企业开展材料开发,PEEK与碳纤维材料已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上实现初步应用,目前正处于批量供货阶段。虽然目前对公司营收贡献尚小,但被视为中长期增长方向。
会通股份:
开发了可用于机器人手部部件的TPE软胶和PEEK改性材料方案,2024年起已投入市场推广。
沃特股份:
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已具备PEEK型材生产与加工能力,并于2025年5月取得正式生产许可,正配合终端客户进行机器人产品验证。
中研股份:
目前以医疗与汽车市场为主,但已确认PEEK材料在机器人齿轮等场景的潜力,未来不排除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作为PEEK主要原材料DFBP(氟酮)供应商的新瀚新材,近期完成2500吨产能扩张并获得国内外客户验证。中欣氟材也已构建DFBP全产业链基础,稳步推进材料中试与市场认证。
市场空间可期
产业化仍存挑战
根据沙利文预测,2022年我国PEEK材料市场需求为2334吨,到2027年将增长至5079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6.8%。随着人形机器人和eVTOL等轻量化新兴产业的推动,PEEK材料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尤其在国产替代和供应链安全驱动下,国产企业优势显现。
但冷静观察之下,PEEK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高成本这一核心难题。当前PEEK 3D打印线材售价高达1200-1800元/公斤,是PLA、ABS等常规材料的20-40倍。这对成本极度敏感的机器人行业尤其是消费级产品形成明显门槛。
沃特股份方面人士直言,PEEK虽性能优越,但在多数服务型机器人场景下,性价比偏低。目前许多厂商仍采用PPA、PPS等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即便PEEK在关节、减速器、传动部件等核心区域有优势,也多处于验证与试样阶段,距离全面量产仍需时日。当前资本市场对PEEK材料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中长期预期,而非实际当下需求的充分释放。短期内供需错配、产能过剩的风险需引起重视。
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是关键
PEEK的广泛应用不仅依赖下游市场需求,更需要在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国内中研股份、凯盛新材等企业,正通过持续研发与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良率与性能稳定性。凯盛新材方面披露,PEEK量产线已稳定运行,产出与良率稳步上升。
在成本端,不少企业已自2024年起启动PEEK产品降价,部分型号单价下调幅度达数百元/公斤。后续原材料端持续国产替代、合成工艺进一步优化,PEEK的成本结构有望被重塑,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打开更大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