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奔赴港股上市正逐渐成为热潮。
人形机器人能够不依赖遥控器控制而自主运行,这离不开视觉传感器的辅助。
各机器人细分领域,很难被某一些巨头完全垄断。
在全球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浪潮中,中国工业机器人正以“爆发式”出口姿态冲击国际市场。
在人形机器人的赛道上,资本下注的速度似乎比技术演进还要快。
变现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大的问题。
人形机器人“黄埔军校”。
2025年正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关键转折点。
机器人足球联赛决赛打响;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
轻量化已成为提升机器人性能的关键。
高尔夫自主跟随机器人,属于园林或庭院机器人的范畴,基础功能是自动跟随和导航避障。
加速进化Booster T1海内外百余台订单背后,是端到端全身运动大模型的开始。
数据被视为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首程控股“资本+场景+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战略全面落地。
本轮融资由蓝思科技领投,天津佳益以及老股东国投创合、河南资产跟投。
华为发布具身智能平台;英伟达或将做人形机器人......
本文盘点了部分在人形机器人电池板块可能有所突破的企业,以及其最新情况。
港股俨然已形成了一股“机器人企业上市热潮”。
5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69056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21.64万套。
越来越多厂商在庭院机器人的不同品类之间跨越。